红色社工故事汇|自强服务社顾晓:再回首,十年禁毒路的感想
敬 业 奉 献 故 事
再回首,十年禁毒路的感想
苏州市姑苏区自强服务社 顾晓
1998年全国首次禁毒展在北京拉开帷幕,展览的宗旨是开展毒品预防教育,增强人民群众的禁毒意识。展览主题是“珍爱生命,拒绝毒品”,这是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全国禁毒展。2008年,苏州率先在全省注册成立了首家专业管理服务吸毒人员的民办非企业单位—苏州市自强服务总社。同年的11月通过考核和培训,我有幸成为了第一批禁毒社工。
至今已第十个年头。回首这十年禁毒之路感慨万千,这十年我们禁毒社工一路走来,一起成长,共同见证。
来自各行各业的我们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工作领域,这工作有挑战、有历练、有辛劳、有委屈、有成就……原来从事管理工作的我在成为一名禁毒社工后,珍惜每一次学习和培训的机会,不会就思考,不懂就问,像海绵一样如饥似渴地吸收着禁毒的相关知识。当时每一个辖区的吸毒人员还都没有建立完整的档案,我们面对手上几十名错综复杂的吸毒人员,不断地跑社区、跑派出所、跑相关部门,捋清工作思路,反复斟酌做好每一个步骤,直到为每一个服务对象建立一份完整的工作台账。刚开始的那几年,我们还都没有固定的办公室和办公桌,也没有电脑,工作条件还是相当艰苦的。因我们是一支新组建的禁毒队伍,工作模式空白、材料不全、工作硬件全无、街道社区不了解我们工作的性质需要我们不断地去解释、沟通和协调等等。我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作为一名战斗在第一线基层的禁毒社工,带领着同事们一边学习,一边摸索,不断总结再提高,在不断地忙碌中同时也见证了自己的成长。
我们是一群特别的人,我们无所畏惧,抛开偏见走近吸毒者,甘愿做吸毒人员的陪伴者,帮助吸毒人员摆脱毒品,我们就是遍布在各个城乡街道中的禁毒社会工作者。在禁毒战线上禁毒社会工作者是鲜为人知的,但却是中国禁毒工作不可或缺的力量。
以自身的专业知识为戒毒者提供服务,陪伴服务对象戒毒,一年四季不断地来回在个案辅导、家庭辅导、小组工作、学校活动和社区活动之间,努力使众多服务对象重新回归社会。
周围的人常常问我:“你觉得你的禁毒社会工作做得怎么样?”我总是说自己的理论知识储备不足,开展服务不尽如人意、不专业。可是我看到大家的台账是写得很丰富,写得很详细。我在想,包括禁毒社会工作者的培训、继续教育学习,禁毒社会工作者一年学习的理论知识是很多的,禁毒社会工作者的服务更是一直都在做,按道理说大家都不陌生。可能我们缺乏的不是理论知识,缺乏的是对理论的本土化实践。我们在实际服务工作中,立足于社区,与社区干事、社区民警经常沟通工作,得到他们对禁毒社会工作的配合和支持,在遇到问题时及时交流、积极寻找对策。
社工每天与服务对象接触,也知道服务对象的需求。我们选择了做禁毒社会工作者这一份工作,就有这个使命,不仅仅是要帮助服务对象回归正途,更重要的是帮助服务对象解决困难和问题。这种帮助不仅仅是在表面上的,而是从制度上、从根本上帮助服务对象解决困难和问题。我们帮助向政府传递他们的声音,使政策、资源合理到户,这是作为倡导者、研究者角色社会工作的本质。
禁毒社会工作者的工作和其他的工作一样,有很多临时的、随叫随到的任务。但是禁毒社会工作者的工作和其他的工作也有不一样的,就是要做一份有使命感的工作。禁毒社会工作者的职责定位不仅是做一个危机评估者、教育者、辅导者、策划者及关怀者,也是一个有使命、有能力的协调者。我们要充分的做到协调者的职责,积极地倡导、积极地研究,运用社会工作理论技巧为服务对象提供更加人性化和专业化的服务。
随着禁毒工作的深入,我们在市区级禁毒办的指导下,建章立制,规范禁毒社工队伍建设;实施三级分类管理;动态化管控全过程;创新4+X帮扶模式;毒品预防教育社会化、常态化等一系列措施构建起了一张覆盖全市范围的禁吸戒毒三级管理服务网络,依法开展实施禁毒工作。这十年禁毒社工的工作也得到了发展和完善,2015年被江苏省禁毒办授予“全省社区戒毒社区康复示范单位”,历年被苏州市禁毒办授予“先进单位”。
禁毒戒毒工作任重而道远,用我的工作去帮教每一个服务对象让他们回归社会,用我的生命去影响另一个生命,让他们能在阳光下幸福的生活,这就是我这份工作的意义所在。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十年再回首,初心不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