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区:营造社区慈善生态 提供精准慈善服务

作者:sch
时间:2021-09-30


高新区稳步推进慈善事业与社区治理同步发展,积极营造社区慈善生态,提供精准慈善服务。目前登记认定的慈善组织共7家,其中区级慈善总会1家,镇(街道)级社区公益基金会6家。2020年以来,区、镇(街道)两级慈善组织共募集款物3348.45万元,实施助困、助医、助老等慈善救助支出2268.01万元,受益对象15万余人。


汇聚整合各方资源,激发慈善发展内生动力。2018年,高新区实现街道级社区基金会全覆盖,通过筹募资金、整合资源、搭建平台,动员社区居民特别是社区企业参与社区治理,建立社区需求和资源的联动机制。同时社区基金会还引入专业团队,对社区基金会的建立和运行给予专业化指导和管理,提高基金会“造血”“输血”功能。在社区基金会发起的慈善活动中,很多住户、商家、机构等纷纷自愿加入,为基金会的全面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不断推动慈善工作在社会治理工作中发挥更大作用。

设立社区慈善基金,精准回应社区治理需求。高新区于2020年探索设立“社区慈善基金”,截至目前,共设立“社区慈善基金”20个,其中狮山街道充分整合挖掘社区慈善资源,率先实现“社区慈善基金”在社区全覆盖。“社区慈善基金”资金量虽小,但操作灵活又贴近居民需求,受到社区居委会和居民广泛好评,不仅解决了部分社区资金不足的问题,更能精准回应社区治理中的需求。自去年以来,“社区慈善基金”已在社区特殊困难人群帮扶、资助社区志愿服务、改善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退役军人服务和基层社会服务工作等方面解决了54个小急难问题,在社区自治共治方面进行了良好探索与实践,为社区治理和社会服务带来显著变化。

充分发挥集聚效应,涵养优化慈善生态环境。充分发挥资源集聚效应,有效开展联合劝募,助推形成互利、健康的慈善生态环境。近两年,区、镇两级慈善项目共计14个,其中联动项目4个,主要包括“助学圆梦”“饭桌上的温暖”等;各镇(街道)基金会自主申报项目10个,包括“爸妈食堂”、“七彩夏日”困难家庭学生助学、“爱心包裹”关爱经开区困境儿童等。

转自:苏州民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