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部建在站上”怎么做?“1+4+3”实施路径,全市社工站请查收!

作者:sch
时间:2022-03-15

图片


为进一步加强党对社会工作的全面领导,持续推进基层社工站标准化建设,以高质量党建引领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近日,市民政局联合市委组织部下发《关于开展“支部建在站上”专项行动的通知》。

一个目标


 “支部建在站上”

到2022年底前,实现基层社工站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进一步推动基层社工站在困难群众帮扶、老年人服务、困境儿童关爱保护、社会支持网络构建、社区参与能力提升等方面发挥作用,成为基层治理与服务的重要力量。

四项内容

 组织建设如何加强?

  • 基层社工站驻站、外派社工中有正式党员3人以上的,应当成立党支部,党支部党员人数一般不超过50人;有正式党员7人以上的社工站党支部,应当设立党支部委员会。

  • 正式党员不足3人的社工站,可以按照地域相邻、规模适当、便于管理的原则,与邻近的社工站成立联合党支部(联合党支部覆盖社工站一般不超过3个),也可以通过挂靠组建等方式抓好组织覆盖。

  • 无正式党员的社工站,各市、区社会组织党委或乡镇(街道)党(工)委要将政治素质好、业务水平高的驻站、外派社工发展为党员。


 隶属关系怎么理顺?

  • 社工站的党组织,可根据实际情况隶属于所在乡镇(街道)党(工)委统一管理,也可隶属于所在市、区社会组织党委管理。

  • 注重加强与社会组织党委和乡镇(街道)党(工)委的双向沟通、双重管理。


 人员配备如何完善?

  • 选优配强基层社工站党支部书记,一般由乡镇(街道)民政工作负责同志担任社工站支部书记、站长。

  • 建立驻站、外派社工政治面貌信息库,完善党员身份信息,推动党员组织关系“应转尽转”。

  • 积极吸收社工队伍中的优秀同志,不断壮大社工站党员队伍。


 活动开展怎么谋划?

  • 基层社工站党支部要强化党的政治功能和效果导向,开展主题活动,创新活动载体。

  • 在党建引领下,相关职能部门和群团组织主动嵌入社工站服务模式,统筹老年人、儿童、残疾人等资金与服务,实现“党建+社会工作+公益慈善+志愿服务”有机融合,更好发挥社工站专业服务功能。

三大要求

 明确领导责任

  • 各市、区要将党建引领社工站建设纳入党的建设工作和基层社会治理总体规划,加强组织领导。

  • 镇(街道)党(工)委要发挥“一线指挥部”作用,提出思路目标,加强具体指导,推动落实落地。


 强化监督评价

  • 各市、区要积极推动“支部建在站上”专项行动相关工作,及时检查反馈、督促整改。

  • 市民政局将“基层社工站党组织覆盖率”纳入2022年度全市民政重点工作监测评价指标,并组织“支部建在站上”专项行动季度调度,年底开展“支部建在站上”行动专项体检。


 注重典型宣传

  • 各市、区要加大先进典型的选树力度,打造一批在社工站党建领域工作业绩突出、示范引领作用强、影响辐射力度高的先进社工站党支部和党员典型。

  • 开展借鉴先进、学习典型活动,激活社工站党支部的生命力,把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打造成为让党放心、可靠可信可用的专业力量。

转自:苏州民政